北京三成土地实现雨水就地利用

2019-07-14 16:34:01 更新  |  来源:  |   次阅读
30%的土地面积实现70%雨水就地消纳,开发区提前两年达到北京市海绵城市2020年建设目标要求,这样的成绩吸引了众多媒体的注意,开发区是如何做到的呢?
技术叠加打造“海绵”体质
高矮错落分布的植被、大广场、小桥流水、音乐喷泉,博大公园目前是开发区人气最高的公园。而该公园还承担着另一个使命——雨洪调蓄。在博大公园建设之初,公园设计将景观湖挖低,湖面比市政路面底3-5米,城市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说,这样建设是为了在特大暴雨时,路面排水能力不足,可排入湖中。
公园建有一套雨水收集系统,来保证进园雨水及时锁定,不给市政排水增负担。在公园内可看到绿地里铺设的草坪要比人行道低了大约8厘米,这种下凹式绿地可以临时蓄积雨水,消纳2倍于自身面积的降雨。
据统计,开发区从2004年雨水利用规划到低影响开发再到现在的海绵城市建设,一直致力于雨水综合利用与完善城市功能相结合,规划、水务、建设、园林、道路等部门齐心协力、通力合作,陆续建设了博大公园、X35地块、路东蓄滞洪区等3个大型海绵城市工程,蓄水量可达100万m3。还打造了X93、X97绿地公园,既满足了休憩、景观等传统功能,同时又是生态雨洪利用工程,为城市安全提供保障。
多点开花搭建雨水模块
开发区地处北京南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内涝风险高,如何解决雨水消纳、破解城市防洪功能“先天不足”问题是一道必须攻克的难题。在开发区工委、管委领导下,规划、水务等相关职能部门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坚持“边开发、边治理”的先进理念。目前,开发区通过屋顶花园、下凹绿地、雨水花园、调蓄池、渗沟渗井等措施,不仅有效控制了雨水径流量、削减面源污染和洪峰、补充地下水,节省大量市政雨水处理系统的费用,而且蓄积起来的雨水还可以用于绿化浇灌、景观补水,“海绵”在城市对雨水治理和利用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目前,在整个开发区,无论是公园还是企业、社区都在尝试以水土保持、“雨水利用”为重点的节水改造工程,利用园内的雨水蓄渗系统,蓄水、防洪一举两得。如今,开发区公园、企业、停车场、社区配建的水土保持项目已达到60多个,不仅起到蓄水、防洪的作用,一个个绿地、水景观还形成了多点开花、交相辉映的靓丽风景。
规划先行让城市回归自然
早在2004年,开发区就编制了水资源综合规划——雨洪利用措施规划,将雨洪利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推进。根据用地特点、用地类型的不同,确定雨水利用的主要模式。为确保规划的高水平,2007年引入计算机模拟技术分析现有管网排蓄能力,科学规划开发区雨水管线,推进开发区节水示范区、节水型社会建设。
2010年,开发区实施水土保持许可,形成自身特有的商业、工业、住宅等项目的海绵技术示范,严格水土保持设计要做到初步设计要求,严控地块的雨水径流,严格海绵城市的六大措施“渗滞蓄净用排”落实,通过对雨水进行收、净、渗、蓄综合利用,让城市在下大雨时会“吸水”、干旱时会“吐水”。
2011年开发区参与住建部“十二五”重大水专项,围绕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对“基于低影响开发模式的城市雨水系统”进行了研究,形成多个国家级示范项目,使开发区海绵城市建设跃上了一个新高度。
上一篇:太原立法规范海绵城市建设破题“内涝”
下一篇:最后一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