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雨水综合利用可使内涝降五成

2015-02-16 23:13:54 更新  |  来源:  |   次阅读

光明新区自建区伊始就开始探索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并于2011年10月被国家住房和建设部列为国家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区。低冲击开发要求源头模拟自然、生态的状况进行径流水质与水量的管理,使区域开发后的水文状态接近开发前。

海绵城市倡导的是城镇化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通过保护原有水生态系统,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空间,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减少径流排放量等,由传统的雨水快排模式转变成渗、滞、蓄、净、用、排的全新排水防涝模式,从而实现开发前后区域水文特征基本不变。2014年,国家住建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海绵城市的核心内容即低影响开发理念的运用,并以光明新区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了介绍。

典型项目带动初具效应

新区作为国家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区,其创建思路是以政府投资项目为切入点,通过先行建设示范项目的方式,以点带面逐步形成规模效应,从而实现区域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目前,新区先后启动18个示范项目,基本覆盖了城市建设开发过程中常见的项目类型,其中公共建筑项目2个、市政道路项目5个、公园绿地项目3个、水系湿地项目2个、居住小区(保障性住房)项目4个、工业园区项目2个。项目绝大多数位于深圳市13个重点开发区域之一的凤凰城所在的东坑水流域。示范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55万平方米,涉及道路总长约30公里。通过典型项目的建设,逐步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2013年12月,新区管委会和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员会联合印发了《深圳市光明新区建设项目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规划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依据建设项目的用地性质,分类量化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设施的控制目标,并规定了各类用地类型的规划指引及设计要点。

2014年7月,以新区管委会的名义印发《深圳市光明新区建设项目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规划设计导则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要求新区一定规模的建设项目需配套建设相应规模的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设施,并明确低影响开发目标的管控机制和部门分工,将低影响开发的要求纳入建设项目的行政审批各个环节中,标志着光明新区的低影响开发进入全面推广的新阶段。

2014年12月18日,新区管委会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签订了《关于推进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建设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过引进智库的方式,构建以咨询顾问和权威专家为核心的会晤沟通机制,为在新区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决策提供更科学、更专业的依据。

绿色屋顶、市政道路等项目体现新理念

在建设海绵城市过程中,新区重点采用建设绿色屋顶、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生态停车场、水景(调蓄池)等方面的工程措施。

记者了解到,新区群众体育中心,建成2.3万平方米的绿色屋顶和1.3万平方米的透水广场、生态停车场,使项目透水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超过90%,综合径流系数由传统的0.7-0.8下降到0.4以下。同时配建规模500立方米的地下蓄水池,收集经绿色屋顶等设施净化后的雨水,可保证雨季绿化浇洒用水自给自足,年雨水利用量超过1万立方米。

在市政道路示范项目建设中,市政道路中央和两侧绿化带建设下凹绿地和植草沟(高程低于车行道10-15厘米);人行道和自行车道铺设透水沥青和透水砖,下面采用厚度15-20厘米的砂层和卵石垫层,孔隙率高,能锁住大量雨水,在雨后缓慢渗透至土壤。采用低影响开发设计的道路,每场能消纳25-30毫米降雨量,将七成雨水留在道路内。

如公园路、门户区36号公路、38号公路,总长度超过10公里,采取了不同构造、填料的下凹绿地,将道路红线范围内的雨水汇集,在进入下凹绿地过滤、滞蓄、渗透、净化,超过设计能力的雨水再通过溢流口进入市政雨水管道;车行道采用透水沥青,自行车道采用了各种温拌透水沥青、透水水泥、再生建筑材料透水砖等新型透水材料。

实际监测表明:示范道路中小雨不产生汇流,在4-11毫米每小时的降雨时,径流总量削减率和峰值削减率分别最高可达95%和84%,延迟洪峰12-34分钟,污染物削减超过40%。

目标:暴雨内涝发生次数降低50%

根据深圳市政府批复的《深圳市光明新区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区整体工作方案》,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的新要求,新区制定了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区的整体目标:到2020年,流域年综合径流系数不高于0.45;在不改变现有地下排水管网的情况下,既有排水管网排水能力从1-2年一遇提升至3-4年一遇,暴雨内涝发生次数降低50%;雨水径流污染物削减对比常规地区减少40%;区域绿化浇洒、景观用水尽量利用雨水,雨水收集利用量替代区域10%以上城市自来水量。

今年1月,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在未来3年每年下拨4-6亿元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专项补助资金,组织申报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光明新区在全国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区创建的基础上,结合已开展的工作成果,目前正积极筹备申报工作,争取成为全国的首批试点城市之一。
龙康给排水技术转发。

上一篇:深圳市出台标准力促“海绵城市”建设
下一篇:张书函:海绵城市建设应纳入干部考核体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