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变雨污为宝

2014-06-20 10:44:53 更新  |  来源:  |   次阅读
       新加坡的面积只有70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500万,可想而知,天然淡水资源远不能满足需要。另一方面,新加坡也曾饱受暴雨内涝之苦。为此,负责水务的公用事业局建立了完善的预警系统,会通过免费短信等手段为公众提供预警服务;一些地势低洼的商场,则会在门前安装可从地面弹出的矮墙,一旦发生暴雨内涝就会紧急启动,进而赢得宝贵的疏散和应对时间。
       不过,最值得称道的是,淡水资源短缺的新加坡,并没有将雨水和污水一排了之,而是将防治暴雨内涝和充分利用水资源很好地结合了起来。首先是多建水库,尽可能多地收集地表水。到过新加坡的人,往往对其滨水美景印象深刻。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新加坡是将新加坡河的入海口拦截成一个水库,才造就了滨海湾著名的环水城市景观。新加坡共修建了17座水库,而且各个水库通过水道相互连通,这使得新加坡2/3的地表面积都成为了雨水收集区。
  其次是污水回收循环再利用。污水管网和地表水收集系统,能尽可能地将可用的地表水收集起来。去新加坡市区看一看就会发现,当地的空调几乎没有往地面滴水的——新加坡在建筑标准中明确要求,每家每户都要在空调下、厨房内、洗衣机出水口和晾晒衣服的阳台上铺设专门水管,将污水引入专用的污水管网。
  在城市规划方面,新加坡也对污染物排放有严格的控制,以此保证地表水不受工业污染的影响。有一部分污水经过回收处理,达到一定的标准后,会直接排入海洋;另一部分会经过现代膜技术处理成高纯度的工业用水,满足芯片制造等企业的用水需求;还有一部分注入当地蓄水池,与饮用水混合之后输入千家万户。
上一篇:南京出台政策:2万平方米以上新建筑须建雨水收集系统
下一篇:荷兰:阿尔梅勒的滨水空间规划与雨洪管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