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苑小区改造 将建金华市区首个雨水收集与回用系统

2014-06-10 13:39:28 更新  |  来源:  |   次阅读
        金华市将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在一些居民小区建城市雨水收集与回用系统,其中将重点在南苑小区建立金华市首个雨水收集与回用系统。目前,金华开发区已委托市政设计院对南苑小区的雨水收集与回用系统进行设计。市政设计院有关人员表示,南苑小区的雨水收集与回用系统现已完成初步设计方案,接下来将细化方案。该系统将结合小区改造同步建设。

1、雨水收集与回用概念含义

       雨水收集与回用系统,一般由雨水收集储存、雨水净化处理、雨水利用等几个部分组成。雨水收集的办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建地下储雨池(原理见右图)。通常在居民小区内建一个大的地下储雨池,通过收集建筑屋顶的雨水(各类建筑屋顶都建有雨水立管,用于导流雨水)、庭院雨水和地面雨水,将它们引导到地下储雨池中。这些雨水经过简单过滤、净化后,可在需要时用来浇灌绿化带、冲洗小区道路及作为观赏性水景用水、企业循环冷却补水、冲厕用水、洗车用水、消防用水等。市节水办工作人员介绍,这种储雨池适用于人口较集中的居民小区、企事业单位家属区、机关大院等。南苑小区将要建的就是地下储雨池,设计储雨量为150立方米。
  二是在地面摆放储雨容器(桶、罐),将收集的屋顶雨水、庭院雨水引导到储雨容器(桶、罐)中。这种储雨容器(桶、罐)可直接接在雨落管上,适合较分散的城市居民家庭或农村家庭收集和利用雨水,用来浇灌花草、庭院洒水等。

2、雨水收集与回用利国利民现实意义

  创建省级和国家级节水型城市的考核内容之一,就是要重视雨水收集与回用,有逐步推广雨水回用工程与项目的政策、计划并实施。按照考核标准,新建城区建设推行低冲击开发模式,除干旱地区外,城市建成区雨污分流排水体制管道覆盖率应占60%以上,并应完成对建成区范围内易涝易淹片区排水及雨水利用设施改造。
  在城市中建雨水收集与回用系统,现实意义重大。首先,雨水也是一种水资源,通过雨水的合理收集与回用,可以节约自来水,节约绿化浇灌成本、景观水景补水成本等,能有效缓解城市水资源紧张局面,还可以补充地下水源,削减城市雨季洪峰流量,有效控制城市雨季地面积水及水体污染,减轻城市排涝排污压力和旱季缺水压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金华是个资源性、季节性缺水城市,但在雨季雨量充沛,非常适合建雨水收集与回用系统。”这名工作人员说。
  今年3月,金华市政府出台的《金华市区创建节水型城市实施方案》提出:市区要完成易涝易淹片区排水及雨水利用设施改造,雨水收集利用及防涝工程不少于10个,推行低冲击开发模式建设,雨污分流排水体制管道覆盖率达60%以上。前段时间,市政府已将市区创建节水型城市的任务分解到各区和相关部门,市区建雨水收集利用及防涝工程的任务已下达到金东区、婺城区、金华开发区和市住建局。另外,市“五水共治”办公室也把市区雨水收集利用及防涝工程列为今年“五水共治”的任务。
        虽然居民小区建雨水收集与回用系统,就金华市区来说还没有先例,南苑小区将是首家,但市区已有几家单位早在几年前就建成了集景观水景、大型储雨池于一体的雨水收集与回用系统。比如,金华二中校园内就有一个水面约四五千平方米的大型储雨池,它也是一个水体景观。该校副校长温金生向记者介绍,学校的这个储雨池建成于2005年,是利用校园的低洼地势建的,目的就是想用它储存平时收集的雨水,并作为校园的景观来打造。该储雨池的四周及小山坡上种有绿化树木、草坪,池内有大口径的雨水管出水口。每到夏季干旱时,学校就抽取储雨池中的水浇灌花草树木等。
       花草树木平时不太需要浇灌,但到夏季干旱时就要每天浇水,而且用水量很大,建了这个储雨池可节省很多自来水费。

3、建设海绵型城市节水新概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建司在今年2月份印发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14工作要点》,包括城市技术设施建设、城镇节能减排、城市管理水平三大方面17项具体内容,其中提出了一个全新概念———建设“海绵型城市”。
  何谓“海绵型城市”?形象地说,就是将城市河流、湖泊、地下水系统的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结合起来,让城市的地面像海绵一样,下大雨的时候能吸水,干旱的时候能把水“吐”出来。
  雨水收集与回用,是建设“海绵型城市”重要举措之一。除了前面提到的雨水收集与回用办法,国内一些城市还通过把人行道、公园内的不透水地砖、花岗岩换成透水砖(下面铺设碎石、沙砾、沙子组成的反滤层),以及通过建渗透井、种草坪等办法,让雨水渗透到地下。“现在多数城市的道路是水泥地、花岗岩,加上城市雨水井口、雨水管网设置不尽合理或雨污合流管堵塞等原因,造成雨季城市径流量大、积水多,夏季整个城市又很干燥炎热。如果建成‘海绵型城市’,对雨水进行收集、储存、回用,做到让雨水渗透于城市地下(现在城市里的雨水大多通过排水管排到江河里),不仅能减少城市积水和排涝难题,还能补充地下水,调节当地小气候,遏制城市‘热岛效应’。”市节水办工作人员说。
  其实,“海绵型城市”在我国古代就有。比如,2012年的大暴雨曾让北京城的许多地方成了泽国,但处于暴雨中心的北海团城却不积水。后来有关专家实地考察后发现,北海团城有一套明朝建成的集雨排水系统。这套系统在600年后的今天仍在“服役”,它使北海团城下大雨时雨水很快渗流得一干二净,雨后只是地表潮湿。类似的还有青岛市。据专家考察,青岛市100年前由德国人建的集雨排水系统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它使青岛城区下大雨时不会受淹。
  据了解,雨水收集与回用正成为当今世界一大趋势,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均有一系列雨水利用的法律法规,这些国家的城市大都建有完善的屋顶蓄水和雨水渗入池、井、草地及雨水回灌系统等。我国城市雨水利用起步较晚,目前主要在一些缺水地区有小型或局部的非标准性应用,比如山东长岛县、大连獐子岛和我省舟山市葫芦岛等,近几年建了雨水集流利用工程。另外,北京、上海、昆明、沈阳、武汉等城市也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或应用。
  有关人士认为,目前我国对城市雨水的利用率仍然很低,可开发潜力很大。在当前水资源紧张、水污染加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对城市雨水加以开发利用,势在必行。
 
上一篇:工业用水缺口大,收集雨水来补足
下一篇:石家庄市政工程配建雨水收集利用设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