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雨水利用的途径

2014-05-24 10:35:10 更新  |  来源:  |   次阅读
        深圳每年降雨量丰富,但是每年又频频曝出城市缺水,那么 如何让深圳多“喝”雨水“解渴”呢?在我们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今天,把雨水看作是一种资源加以综合利用,以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显得非常有意义。按照这样的思路,深圳应确立“雨水是资源、综合利用在前、排放在后”的指导思想,大力开展以社区为单位的雨水综合利用,减少雨水排放径流。那么结合深圳市自身的实际情况,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对雨水的综合利用:

 1、在学校、小区、大型公共场所等单位里面和道路两侧,兴建滞洪和储蓄雨水的蓄洪池。减少地面积水总量,并将积蓄的雨水用作喷洒路面、灌溉绿地、消防、水景景观用水等城市杂用水,也可回灌补充地下水,努力实现社区雨水零排放。这些设施大多建在地下,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而建在地上的也尽可能满足多种用途,如在调洪池内修建运动场,雨季用来蓄洪,平时用作运动场。 

2、 改变绿化带的模式,使其具备收水功能。推广下凹式绿地,提高绿地草坪的雨水入渗能力。

3、建设屋面雨水集蓄与回用系统。从屋顶收集后的雨水经沉淀和过滤等简易处理后主要用于公共场所、企业和家庭的非饮用水(如冷却循环水、地面冲洗用水、绿化用水、厕所冲洗水等)。深圳振业城的建筑,每个房顶屋檐处的瓦片有个非常醒目的断接部分,不少购房者以为是少放置了一层瓦片,其实不然,这些屋檐边上的小沟,是雨水收集系统,它可以收集从屋顶落下的雨水,再通过管道导入整个水系统中,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可以为人工湖区补充干净的水。

4、修建各种雨水入渗设施,包括渗井、渗沟、渗池等,这些设施占地面积小,可因地制宜地修建在楼前屋后。在新建、改建、扩建的道路中,铺设雨水管道一律采用下渗管道,道路雨水通过下水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或通过渗透补充地下水;人行道面采用透水砖铺设,一可下渗补充地下水,二则可以减少泄洪径流、减轻管道压力,可谓一举有多得。

5、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雨水利用的法律法规。新建的工业、商业和居民小区,均要设计雨水利用设施,若无雨水利用措施,政府将征收雨水排放设施费和雨水排放费。在这方面,国外的立法屡见不鲜,如美国的科罗拉多州、佛罗里达州和宾夕法尼亚州分别制定了《雨水利用条例》,我国其他城市已有相关做法,例如我国山东的长岛县 1995 年出台了雨水利用的地方规定,有力地促进当地的雨水利用项目的实施与推广;北京出台了《关于加强建设项目节约用水设施管理的通知》,通知中要求,各类建设项目均应采取雨水利用措施。同时北京还加快建立雨洪利用标准与规范,正加紧编制《北京市雨洪利用技术导则》和《北京市雨水利用技术规程》。

 
上一篇:新加坡雨水收集现状
下一篇:雨水直接洗车会腐蚀车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