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涝包袱变身解渴甘霖 海绵城市自由“呼吸”渐成趋势

2015-03-04 23:18:50 更新  |  来源:  |   次阅读

  \   
      近年来,逢雨必涝逐渐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的痼疾。在季节差异性较大的地区,平日城市本处于严重缺水状态,一到雨季,雨水常常导致洪涝却无法得到合理利用。对于水资源紧缺的城市而言,雨水完全可经过处理加以利用。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构建城市吸纳雨水的海绵体是开展雨水利用的基础。
  内涝包袱变身解渴甘霖 城市自由“呼吸”渐成趋势
  近年来,每逢降雨时节,“到城市看海”成了人们最常听到的调侃。调侃之余却也带着几分疑惑:解决城市内涝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了,应对措施提了许多,也实施了不少,然而闹市中的“海景”却依然每年都能看到。另一方面,这些“逢雨即涝”的城市,却又面临着严重缺水的困境。
 “目前我国99%的城市都是快排模式,雨水落到硬化地面只能通过管道集中快排。强降雨一来就感觉修多大的管道都不够用,而且许多严重缺水的城市就这么让70%的雨水白白流失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巡视员章林伟举例说,深圳光明新区年均降雨量达1935毫米,汛期暴雨集中,小小的区域内集中了26个易涝点,内涝严重,与此同时,该区70%以上的用水要靠从区外调水。对于这种情况,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能否将内涝这个城市的“包袱”加以利用,转化成为城市解渴的“甘霖”呢?
 “海绵城市”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之一。
  吸水“海绵体”海绵城市,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这是近年来国家在城市建设中大力倡导的新模式。
  海绵能吸附水,而不滞水,城市如何像海绵一样成为具有吸水、蓄水、渗水和释水功能的海绵体?简单来说,海绵城市就是将城市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系统的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结合起来,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大雨时就吸水,干旱时就把吸收的水吐出来,防止出现城市内涝。
  如何建海绵城市?规划专家介绍,所谓“海绵城市”规划,实质是保护好河塘沟渠湿地等城市内原有的自然水系,维持好自然水系的水文功能,合理建设一些公园、草坪和人工蓄水池等设施,在城市地面硬化中采用一些透水铺装材料,并增加城市绿地、植草沟、人工湿地等可透水地面。
  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逢大雨主要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排水,这样的排水模式导致排水管径、泵站容量越来越大,不仅造价高,而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增加了下游的排水压力。海绵城市的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组织排水。
  无疑,海绵城市建设,“水”是关键词。包括城市自然水系、城市给水、排水、防洪排涝、再生水使用、地下水回灌。对此,住房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城市规划处调研员汪科认为,建设海绵城市需要配置好空间资源,而城市规划具有空间资源配置、综合部署、总体布局的作用,所以,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可以相对全面、快捷、高效地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建设海绵城市要算综合效益
  与此同时,章林伟曾公开指出,目前我国99%的城市都是快排模式,雨水落到硬化地面只能从管道里集中快排。许多严重缺水的城市就这么让70%的雨水白白流失。据了解,有效建设成留住雨水的“海绵体”——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将对防止城市内涝,利用雨水资源产生巨大作用。这一系统用途广泛,可用于土地入渗、场地喷灌、景观补水、洗车、绿化、卫生间冲厕、道路冲洗等。
  建设海绵城市是否意味着要增加城市建设投资呢?章林伟介绍说,构建海绵城市的经济效益不可小觑,应该算总账。海绵城市建设注重对天然水系的保护利用,大大减少了建设排水管道和钢筋混凝土水池的工程量。调蓄设施又往往与城市既有的绿地、园林、景观水体相结合,“净增成本”较低,还能大幅减少水环境污染治理费用,减少城市内涝造成的巨额损失。
  此外,雨水综合利用具有相对较高的成本效益。资料显示,海水淡化成本为5元——6元/吨,中水成本为1.5元/吨,雨水利用成本仅为0.2元/吨。
  不过,建设海绵城市的配套资金始终是地方政府面临的难题。继去年11月住建部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后,财政部近日出台出台《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通知》明确由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由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无疑,这一资金扶持政策,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奠定了充实基础。
  国外如何建设“海绵城市”
  事实上,在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对包括“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在内的雨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方法,已经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取得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作为我国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参考。
  这三个国家的共同特点,便是通过立法方式,对水的可持续利用提出明晰的要求,而其具体的雨水管理利用方法又各有特色。
  德国的城市雨水利用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屋面雨水集蓄系统,收集的雨水经简单处理后,用于家庭、公共场所和企业的非饮用水;二是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道路雨洪通过下水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或通过渗透补充地下水;三是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小区沿着排水道修建可渗透浅沟,表面植有草皮,供雨水径流时下渗,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则进入雨洪池或人工湿地。
  美国的雨水资源管理以提高天然渗入能力为宗旨,强调与植物、绿地、水体等自然条件和景观结合进行生态设计,如植被缓冲带、植物浅沟、湿地等,大量使用由屋顶蓄水或入渗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以获得环境、生态、景观等多重功效。
  日本雨水利用最具特色的技术手段是建设雨水调节池,在传统的、功能单一的雨水调节池的基础上发展了多功能调蓄设施,具有设计标准高、规模大、效益投资高的特点。在非雨季或没有大暴雨时,这种雨水调节池还可以全部或部分地发挥城市景观、公园、绿地、停车场、运动场、市民休闲集会和娱乐场所等多种功能。
  此外,享有“花园城市”美誉的新加坡在相关方面也颇具特色。作为一个雨量充沛的国家,年降水量达2400毫米的新加坡利用遍布全岛的蓄水池和系统性布设的排水道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以新加坡滨海堤坝为例,它将蓄水池与大海隔开,防止蓄水池内的水受潮汐影响。当降雨较强而海水处于低潮时,闸门会降下,将过量的雨水排放入海。如果涨潮时降大雨,闸门则维持紧闭,工作人员转而启动巨型排水泵,将过量的雨水排入海洋。
      龙康给排水技术转发。

上一篇:南宁加速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建设
下一篇:西咸新区探索雨水综合利用 建好城市“里子”工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