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探路”山林雨水收集利用 全年雨量=10个静翠湖

2014-08-27 11:08:38 更新  |  来源:  |   次阅读
静翠湖将要“动”起来

香山公园内面积最大的水体静翠湖,面积约有3231平方米。静翠湖的前身为香山静宜园时期的“带水屏山”,景区内三面环山,昔日清泉从西南缓缓流下,宛如素带,故而得名“带水屏山”。

如今山头上苍松翠柏油绿依旧,但已看不到流水潺潺的景色。当年静翠湖的水源来自双清泉,如今大部分来自于深井水,基本上成为一潭死水。湖东岸原有一条水渠通往不远处的泄洪湖,如今渠内杂草丛生,泄洪湖泥沙淤积,成为长满各色植物的洼地,基本废弃。

即将启动的一项雨水收集利用工程将让静翠湖“动”起来。据北京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高俊斌介绍,下大雨时双清溪还是有不少水会注入静翠湖,清淤和净化是改善静翠湖景观和水质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据介绍,静翠湖将扩容200立方米,并将安装生物净化设施,在水中将放置与水草相似的生物防草栅,悬浮在水中,水流经过时可以消化水中的氮、磷等有机物,改善水质。原有的泄洪沟将被重新疏通,形成长约30米的叠水景观;泄洪湖将被清淤,恢复其蓄水功能,水将被循环到山上补充地下水,形成流动的水景观。或许不久的将来,在对瀑亭里,游客将可聆听到流水之声。

景观的改变不仅只有静翠湖一处,在蒙养园北部的游览道路边,一块约700平方米的绿地将新建起一个雨水广场。

雨水广场正处于后山汇水面的交汇点。高俊斌介绍,通过游览道路雨水渗透盲沟等收集方式,雨水将被汇集到广场下方的储水材料中。在目前的设计中,广场和游览道路将有三级台阶,台阶将安装透明玻璃钢,立面展示雨水收集的相关设施;而通过广场上的透明窗口,人们可以看到地下的储水设施。

在雨水广场对面的梅谷小坡上,一条曲折的木栈道正在修建,未来栈道两侧将安装喷雾系统,利用净化后的雨水营造云雾效果,走在其间宛如置身云端,这一新景点将成为盛夏人们的“降温站”。

  公园1/4面积试点雨水收集利用

据了解,此前香山公园陆续进行雨洪设施的建设,但缺少雨水蓄集设施。每逢高强度降雨,大量地表径流汇集,沿着大小沟道甚至是观光道一泻而下,不仅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还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另外还给下游带来了洪涝隐患。2006年7月的一场大雨,公园内集雨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并造成香泉环岛大量积水。

北京市香山公园管理处绿化科科长周肖红表示,在北京市科委的支持下,香山公园和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了合作,共同开展“香山公园雨水及地表水收集利用技术示范”项目。

建设和恢复以雨水收集技术为支撑的园林水景观,局部重现历史名园的理水景观,只是本次示范项目的设计效果之一。更多的是通过雨水的收集,实现山体涵养,缓解水土流失,提升香山区域防洪能力并修复局部生态系统,增加景观多样性,并局部重现历史名园的理水景观。

示范工程区域包括山体自然形成的玉华沟和双清两条泄洪沟、玉乳泉及蒙养园的周边游览道路、琉璃塔及静翠湖周边的山体坡地、公园东门内雨水回用厕所、兄弟楼新建雨水广场渗透式地面及周边绿化等区域。示范工程汇水区域面积约为57公顷,占公园面积1/4。

周肖红预计,本次示范工程雨水收集规模约为1500立方米,预计全年可收集雨水量为7.7万立方米。这一数据意味着,全年收集的雨水可以同时提供6万平米绿化全年用水、供给1个采用雨水冲厕的卫生间全年用水、花卉班全年一半时间的生产用水,相当于公园现有静翠湖的10倍容量。

  雨水收集利用试点首次在山区公园开展

“现代雨水收集技术在城市建筑、小区广场上的应用较多,但在山地、山区特别是在历史园林里的应用还是空白。”周肖红表示,本次示范工程是首次将雨水收集技术在山地、山区公园开展研发和展示,对北京其他皇家园林、全国的山区郊野公园的雨水利用具备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据了解,在本次示范项目中,多个子项目承担起了“探路者”的重任。

东宫门正处于马蹄型汇水面的中央,针对北京旱季时间长的特点,东宫门附近的公共洗手间将建起一个中水、雨水两用蓄水池,雨季用雨水,旱季用中水,拟通过这一试点,为下一步的山地公园洗手间改造收集相关数据。

一个涉及山林消防的新试验也将在本次示范项目中亮相。周肖红表示,在琉璃塔西北处将试点建设小型蓄水设施,提供周边300到500平方米范围内的消防用水。这将为香山公园内古建的消防用水开拓新来源,还将为北京山区防火新途径积累经验。

高俊斌表示,如何将雨水收集技术与历史自然景观有机结合是本项目解决的难点,必须严格依据香山地形地貌、古代原有水系现状、园林景观等因素开展设计施工。如雨水储存设施,考虑到山地公园地势、土层厚度等因素,储存设施大多采用轻便的PP模块化储水材料,而不是开挖地下蓄水池;在古建则采用小型仿山石的成品储存设施,以实现与山地公园的自然结合。

明年6月,香山公园的雨水收集和利用项目将全部完工,山林雨水资源化和促进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探索之旅将正式开启。

龙康给排水技术转发

上一篇:雨洪控制雨水利用系统与风景园林设计有哪些关系?
下一篇:香山公园的雨水利用状况
0